当前位置:首页 / 新闻动态 / 科研进展 / 正文

科研进展

2010年11月30日,我所高绍荣实验室在《Cell Research》在线发表题为“Viable mice produced from three-factor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(iPS) cells through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”的文章。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三因子诱导获得的iPS细胞具有完全多能性。

发布时间:2010/11/30

20101130,我所高绍荣实验室在《Cell Research》在线发表题为“Viable mice produced from three-factor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(iPS) cells through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”的文章。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三因子诱导获得的iPS细胞具有完全多能性。

通过Oct4, Sox2, Klf4, c-Myc 4个转录因子外源表达可诱导分化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C),这种细胞的多能性已通过四倍体囊胚互补实验得以证明。但是诱导过程中原癌基因c-Myc的使用增加了iPS细胞的潜在致癌性,不利其未来的临床应用。而除去c-Myc3因子已被证明仍然可以诱导iPS细胞的形成,但这种细胞的多能性是否会有缺陷有待证明。本工作通过四倍体胚胎互补实验证明了三因子诱导的iPS细胞仍具有完全多能性,而且通过对比具有和不具有完全多能性的iPS细胞表达谱,发现过去报道的在不具有完全多能性四因子iPS细胞中表达缺陷的Dlk1 cluster基因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三因子诱导的具有不同多能性的iPS细胞,证明这两种诱导过程中的多能性调控机制可能有所不同。

该工作是高绍荣实验室继通过四倍体囊胚互补获得四因子iPS小鼠,通过细胞核移植获得iPS克隆小鼠后在三因子iPS细胞多能性研究中获得的又一重要突破。

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我所博士研究生康岚,其他作者包括吴彤,陶瑜,袁野,何静,张郁,罗通,寇朝晖,高绍荣博士为本文的通讯作者。该研究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资助,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。